这是描述信息
搜索

携手抗艾,共筑健康防线——艾滋病防治知识全知道

日期:2025-04-10 17:33:14

概要:

    谈到艾滋病,似乎总是带着一丝神秘和恐惧。今天,我们就来全面了解艾滋病的防治知识,帮助大家科学认识、有效预防,不再恐艾。

什么是艾滋病?

    艾滋病(AIDS,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)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(HIV)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。HIV病毒会攻击人体的免疫系统,尤其是CD4+T淋巴细胞,导致免疫力逐渐下降,最终可能因各种机会性感染或肿瘤而危及生命。

Tip HIV≠AIDS

    HIV感染者:体内携带病毒,但免疫系统尚未严重受损,可能多年无症状。

    艾滋病患者:HIV感染晚期,免疫系统严重破坏,出现各种并发症。

    HIV感染的三个阶段

    1.急性感染期(感染后2-4周):可能出现类似流感的症状,如发热、乏力、皮疹等,但部分人无明显症状。

    2.无症状期(潜伏期,可持续数年):病毒在体内缓慢复制,免疫系统逐渐受损,但感染者可能无明显不适。

    3.艾滋病期(免疫系统严重受损):CD4细胞计数极低,出现严重感染、肿瘤等并发症。

HIV的传播途径

    HIV主要通过以下三种途径传播:

    1.性传播:无保护性行为(包括同性、异性性接触)是主要传播方式。

    2.血液传播:共用注射器、输血(不规范采血)、职业暴露(如医护人员针刺伤)。

    3.母婴传播:感染HIV的母亲可能在怀孕、分娩或哺乳时传染给婴儿。

Tip 记住:日常社交不会感染HIV!

    不会传播HIV的情况

    ✅ 握手、拥抱、共用餐具

    ✅ 蚊虫叮咬

    ✅ 咳嗽、打喷嚏

    ✅ 游泳池、公共浴室等场所接触

如何预防艾滋病?

 

    安全性行为

    ⚪ 正确使用安全套,可大幅降低HIV及其他性病感染风险。

    ⚪ 避免多性伴、无保护性行为。

 2  

    避免血液传播

    ⚪ 不共用注射器、剃须刀、牙刷等可能接触血液的物品。

    ⚪ 确保医疗操作(如纹身、打耳洞)使用消毒器械。

 3  

    母婴阻断

    ⚪ 感染HIV的孕妇可通过抗病毒治疗、剖宫产和避免母乳喂养,将母婴传播率降至1%以下。

 4  

    暴露后预防(PEP)

    ⚪ 暴露于高感染风险(如与HIV感染者发生性行为)后及早(不超过72小时)服用特定的抗病毒药物,可以降低HIV感染的风险。服药越早,阻断效果越好。

 5 

    定期检测

    ⚪ 有高危行为的人群应定期进行HIV检测,早发现、早治疗。

    ⚪ 各地疾控中心、医院均可提供免费咨询和检测服务。

怀疑感染HIV怎么办?

    1.检测

    窗口期:感染HIV后,通常需要2-6周才能检测到抗体,建议高危行为后4周进行初筛,3个月后复查。

    检测方式:各地疾控中心、医院、社会组织提供免费检测,也可购买自测试剂(需认准正规渠道)。溧水区自愿咨询检测门诊可以提供免费的艾滋病、梅毒和丙肝检测。

    2.治疗

    抗病毒治疗(ART):目前,艾滋病尚无法彻底治愈,但通过抗病毒治疗(ART),感染者可以长期控制病毒,维持正常免疫功能,过上接近健康人的生活。

    U=U原则:即检测不到=不传染,如果感染者坚持治疗,血液中的病毒载量持续低于检测限,基本不会通过性行为传播HIV。

消除歧视,关爱感染者

    艾滋病患者最痛苦的往往不是疾病本身,而是社会的歧视和排斥。我们应该:

    ✔ 科学认识:HIV不会通过日常接触传播。

    ✔ 尊重隐私:不随意透露他人感染状况。

    ✔ 给予支持:鼓励感染者坚持治疗,融入社会。

    艾病防治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。通过科学预防、早期检测和规范治疗,可以有效控制HIV的传播,让感染者享有平等、健康的生活。

暂时没有内容信息显示
请先在网站后台添加数据记录。
Copyright © 2014 南京工业大学浦江学院 All Rights Reserved.苏ICP备14022341号-1 中企动力网站建设